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N+贫困户”模式 助推营山产业扶贫

    信息发布者:huangzong
    2017-04-26 15:22:01   转载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营山县明德乡明昌村千余亩茶园里的茶树已开始吐出新芽。不久,这里出产的生态茶叶将顺着新修的水泥路运出去,远销福建、广州、浙江等地,还能带动村里100多户村民增收。
      像明昌村这样发生巨大变化的山村在营山还有很多。几天来,记者踏访营山县的贫困村,看到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一个个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一座座新村整洁美丽。据了解,去年,营山县实现了33个贫困村退出、18293名贫困人口脱贫。今年,该县将确保圆满完成60个村退出、16159名群众脱贫。

    补齐短板 基础设施更完善
      一条条水泥路通到群众家门口,一座座危旧农房经过维修改造后,凸显出川北民居特色,蜿蜒曲折的河道两岸是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田地……4月7日,记者来到营山县城南镇文峰村,见到这样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流经文峰村的河流河道狭窄,淤积严重,河床不断升高。每逢汛期,即将收获的稻田几乎都会被淹没,给村民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先俊告诉记者,2016年,该县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水稻项目,对河道进行了整治,还通过田型调整、修建配套路网、渠网及附属设施等,进一步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据统计,2016年以来,该村共完成投资1953万元,新建水泥路6公里,新建便民桥3座,整治危桥2座;整治河道3.5公里,新建排洪渠7000多米……群众出行难得到有效解决。
      据营山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负责人介绍,去年该县共投入1.5亿元,新建通村水泥路300公里,整治、新建小微水利设施359处、渠系38.17公里;投入2200万元,实施安全饮水项目,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出行难、用水难等问题。
      营山县还把住房、用电、通信等作为扶贫的重要内容,让贫困群众生活更舒心。通过大打基础设施攻坚战,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创新机制 产业扶贫促增收
      3月26日上午,营山县黄渡镇兰武村村委会的会议室内,该村第一书记杨涛组织妇女代表召开座谈会,商讨村里产业发展等事宜。
      2015年,兰武村被确定为营山县15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市、县两级派出了驻村工作组,市委组织部干部杨涛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黄渡镇党委专门安排了党委副书记王彰和另外一名干部作为工作组成员。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动员村民外出参观考察,该村敲定了产业发展方向。
      杨涛告诉记者,兰武村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温差较大,种植水果和水稻有优势;此外,兰武村距离营山县城路程在半小时左右,种植的蔬菜可供给县城,市场前景也好,结合种植业发展生猪养殖,生猪排泄物经沼气池发酵后能作为种植基地的优质有机肥,实现循环绿色发展。
      根据该村的土壤气候等综合因素,经过市县农业部门的专家论证,黄渡镇党委和驻村工作组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下一步攻坚的方向,集中打造优质柑橘基地、现代粮油基地,组建优质粮油、柑橘、蔬菜、生猪4个专业合作社。
      “仅优质大米,去年就卖了20吨,市场零售价每公斤达到12元。”杨涛告诉记者,村里的优质大米委托了专门的厂家进行深加工,原来的两斤糙米,经过精选后只剩下1斤,然后统一设计LOGO,进行真空包装,销量非常好。
      营山县通过积极推行“园区经济+贫困户”“归雁经济+贫困户”“庭院经济+贫困户”“集体经济+贫困户”四种模式,探索建立贫困户与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打好产业脱贫增收“翻身战”,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

    提升素质 乡村劲吹文明风
      4月6日,记者在营山县三元乡香山村文化院坝看到,文化栏公布了该村评选出的7户“文明户”、1户“最美家庭”、1户“创业之星”、8户“孝老之星”、6户“脱贫之星”、14户“整洁之星”,他们的先进事迹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
      “通过宣传发动,全村群众积极参与‘四好村’创建活动。评选先进时由各村民小组申报,然后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进行提名推荐,评委会审核确定拟表彰对象,并进行公示,并在今年初进行命名表彰。”该村党支部书记龙建明告诉记者。
      该村第一书记胡勇说,通过评选,各户村民找到了自己在左邻右舍心中的“印象”和“分量”,找准了自家的差距和不足,明白了努力方向,掀起了追“星”热潮,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营山县深入开展“五好家庭”“最美营山人”“十大孝星”等评选活动,广泛宣传感恩孝道文化、孝星事迹,一批以孝、善、和、勤为主题的家规家训获得点赞;组织党员服务队开展宣讲活动,通过新旧对比,让贫困群众懂得感恩,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指导群众修订“村规民约”,倡导文明、节俭、礼貌新风尚;大力提升村民素质,推动农村生态文明院落建设。
      如今,一股崇尚文明和谐的新风涤荡乡村,各村悄悄发生着变化,爱护环境、勤劳致富、邻里和睦、孝老敬老、助人为乐蔚然成风。文明新风引领,提振了群众的精气神,有效激发了群众脱贫奔康的热情。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